誉王跟靖王斗输了,心里不服气,就跟夏江偷偷合计,打算趁梁帝三月去九安山春猎的时候,起兵造反。
秦般若的师姐(就是之前接近童路的隽娘)偷听到誉王跟手下的密谋,赶紧告诉了还被关在誉王府的童路,还偷偷把他放了,让他赶紧把消息传给梅长苏。童路逃出誉王府,一路跑到苏宅,把事儿跟留守的黎刚、甄平说了。甄平立刻快马加鞭往九安山报信。
这边靖王正跟蒙挚商量对策,蒙挚一开始还不信:“誉王哪来的胆子谋反?他手里没兵啊,拿什么跟朝廷对着干?”甄平急着解释:“禁军的两个副统领早就投靠皇后和誉王了!现在整个京城的守卫都被禁军接管了,他还调了庆历军过来!”
展开剩余78%蒙挚一听,赶紧说:“得马上把这消息告诉皇上,赶紧应对啊,不然要出大事!”可梅长苏不赞成,他担心两点:一是怕梁帝一听说就急着回京,誉王要是发现没机会偷袭,肯定会立刻收手,到时候京城那边没动静,他们销毁了证据,根本没法证明誉王谋反;二是怕回京路上正好撞上叛军,到时候打起来,这边根本挡不住。
说着说着,梅长苏习惯性地拔出靖王的佩刀,在地图上比划着分析战局。就这个动作,让靖王当场愣住了——这分明是当年林殊分析军情时最常做的动作啊!他盯着梅长苏,恍惚了好半天,差点就以为眼前这个人就是林殊。
正商量着,有士兵快马赶来向梁帝奏报:誉王反了,还杀了巡逻的禁军!梁帝吓得不轻,立刻召靖王过去商量办法。靖王说:“现在下山就是自投罗网,只能让蒙挚带兵死守猎宫,撑个三四天,我去调兵来救,保证三天内赶到!”梁帝说:“那我马上写诏书!”
靖王摇头:“诏书没用,得用兵符才能调动纪城军。”梁帝纳闷了:“为啥调纪城军?京城的禁军离得最近啊!”靖王解释:“叛军是从西边过来的,京城的警戒哨一点动静都没有,这时候去京城求援,肯定没用。”梁帝一脸不敢相信,带着怀疑问:“难道……京城已经陷落了?”
其实靖王这话已经很委婉了,没直接说京城早被誉王和皇后控制了。这时候静妃见梁帝反应不过来,开口说:“誉王敢带着庆历军从西边过来,还不担心背后的禁军打他,肯定是已经收服了禁军,控制京城了。”梁帝自己都没意识到这层,还是静妃看得透彻,还在合适的时候点破,免得梁帝瞎猜疑靖王。
梁帝赶紧把兵符交给靖王,嘱咐他:“江山社稷全靠你了,路上千万小心!”
那会儿大家听说誉王带兵往九安山来了,都慌得不行,就静妃跟没事人一样,沉着冷静地安排事儿。她让人通知各位皇子和宗室,都去后殿陪着梁帝,腾出的殿阁交给言侯,分给随行的人住;又让豫津统计各家能带兵打仗的亲兵侍卫,报给梅长苏统一调配。
她这么做,一来是给梁帝吃定心丸,让他别慌;二来是把能打仗的人集中起来,减轻防守压力。其实作为靖王的母亲,她心里能不担心吗?既怕猎宫守不住,更怕去搬救兵的靖王路上出事。可她一点没表现出来,该干啥干啥,还时不时安慰梁帝,让大家都踏实点。
静妃这沉着劲儿,给慌乱的皇室宗亲们吃了颗定心丸。别看她在深宫里待了这么多年,很少跟外界打交道,可真遇上这种打仗的事儿,脑子比谁都清醒,理智得像个久经沙场的女将军。要是她也像霓凰那样上战场,那智谋和本事,估计一点也不输。
其实静妃这本事,早就藏在平时的“不争不抢”里了。深宫里能熬这么多年,还把事情看得这么透,说明她心里跟明镜似的,只是平时不露罢了。关键时刻站出来稳住局面,这才是真厉害。
发布于:山西省卓鼎策略,怎么下载杠杆炒股平台,融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